聯軸器矯正主要是找的軸的同軸度,而找正的目的是在機器在工作時使主動軸和從動軸兩軸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下面介紹其矯正的基本偏差找尋同軸度問題: 同軸度誤差過大將使聯軸器、傳動軸及其軸承產生附加載荷。引起機器的振動、軸承的過早磨損、機械密封的失效、聯軸器的損壞,甚至發生疲勞斷裂事故。據統計,80%以上的設備故障都與同軸度誤差超差有關。因此,同軸度誤差必須控制在合理的范圍,我們先分析一下機器安裝時聯軸器出現的誤差情況。 聯軸器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構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為過盈配合,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盈配合。聯軸器外徑公差帶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準軸,也是一種特殊公差帶,大多情況下,外圈安裝在外殼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聯軸器部件結構要求又需要調整,其配合不宜太緊,孔和軸的公差帶大小和公差帶位置組成了配合公差。 孔和軸配合公差的大小表示孔和軸的配合精度。 孔和軸配合公差帶的大小和位置表示孔和軸的配合精度和配合性質。 基本偏差用拉丁字母表示,大寫字母代表孔,小寫字母代表軸。當公差帶在零線上方時,基本偏差為下偏差;當公差帶在零線下方時,基本偏差為上偏差。因為任何加工不可能完全達到要求的尺寸,總會有偏差。問題是允許偏差有多大。偏差可以標注,也可以對加工指定加工精度等級。該精度等級規定允許的偏差稱基本偏差。測量值與真值之差異稱為誤差,物理實驗離不開對物理量的測量,測量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 由于儀器、實驗條件、環境等因素的限制,測量不可能無限,物理量的測量值與客觀存在的真實值之間總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測量誤差。誤差與錯誤不同,錯誤是應該而且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能避免的。確定尺寸程度的等級稱為公差等級,國標規定分為20個等級,數字越小,公差等級(加工精度)越高,尺寸允許的變動范圍(公差數值)越小,加工難度越大。具體可查詢機械設計手冊,不同的基本尺寸使用同一公差等級時,公差范圍也不同。 聯軸器廠家溫馨提示:找正問題的如果出現問題,及時找專業的人員進行調試,以免影響正常的使用。
|